在过去十年里,NBA几乎被三分球统治。自勇士王朝确立后,联盟掀起三分热潮,各队纷纷增加远投出手比例。然而,2025年季后赛的数据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趋势——内线得分大幅上升,三分球命中率下降,是否意味着三分时代已到瓶颈期?
从整体数据看,2025年季后赛32支参赛队中,有超过60%的球队内线得分比例超过50%,这是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。尤其在半决赛和总决赛阶段,掘金、凯尔特人、雄鹿等强队均将战术重心回归禁区,依赖内线强攻、策应与篮板控制。
以掘金为例,约基奇在季后赛场均26.5分,其中超过65%来自油漆区。他的背身单打、掩护后顺下与策应成为掘金进攻的绝对核心。与之相对的是,掘金本赛季的三分命中率下降至34%,却依旧保持高效进攻,这表明内线效率的回归已成为关键因素。
为何出现这种转变?一方面,联盟逐渐加强对三分出手的防守,外线夹击与干扰造成命中率下滑。另一方面,内线球员技术全面化,例如恩比德、阿德巴约、戴维斯等均可兼顾攻守,提升内线战术多样性。
此外,比赛节奏也有所变化。球队在关键比赛中更倾向于稳健推进,而非高频外线搏杀。掘金主帅马龙曾表示:“三分有风险,内线才是稳妥得分来源。”
尽管三分球仍是联盟重要战术,但从趋势来看,2025年可能成为NBA战术风向的转折点。未来,内线与外线或许不再是单选题,而将是精细配比与情境化使用的新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