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传统训练观念中,拉伸常被误解为“无效辅助”或“赛后冷却”,但现代运动科学研究证明,良好的柔韧性训练是提高运动表现、预防损伤与提升身体协调能力的核心环节之一。
与静态拉伸相比,动态拉伸更适合热身环节。它通过持续动作激活目标肌群,提高神经系统对动作的预读与控制能力。最常见的动态拉伸形式包括弓步旋转、跨步高抬腿、后踢腿摆臂等。
这些动作不仅拉长肌肉纤维,还通过提升关节活动度来扩展动作范围。例如在篮球中,良好的髋关节灵活度将直接决定突破第一步的幅度与启动爆发;而在足球中,动态踝关节拉伸有助于增强射门时的摆动效率。
训练建议如下:在正式训练或比赛前安排8~10分钟动态拉伸热身,按“上肢-躯干-下肢”顺序进行。每个动作持续1020秒,每组重复23次。配合中等强度的有氧热身(如跳绳、原地慢跑),可显著提升训练质量。
而在训练结束后,适当结合静态拉伸恢复肌肉张力,防止肌肉紧张与DOMS(延迟性肌肉酸痛)发生,是建立良好肌肉状态的关键步骤。
正确理解和运用拉伸科学,是每一位运动员从入门到精英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。